重要通知:
 全国教育服务机构

 热门职业
别让“身份”成了人才流动的绊脚石
2014-04-23 11:00:08 】 浏览:1169
 

   近年来北大研究生卖猪肉、卖牛肉粉成为屡被提及的新闻。在一个已经高度开放和观念多元的社会,名校毕业生从事与“身份”不符的工作引发人们的热议,不仅说明一些择业观念有待破除,更折射出人才流动摆脱身份束缚还任重道远。

    学历也好,身份也罢,从来就不应是就业的唯一标准。然而一些人总认为高学历就要选择公务员、国企之类的让人羡慕的职业,从事基层工作就没地位,也没“前途”。卖猪肉、卖牛肉粉也好,到火锅店打工、到工厂当技工也罢,人们的种种质疑,不光源于“学而优则仕”的传统观念,还基于对这些年轻人未来向上流动的深深担忧。

    就业的道路越走越窄,自由流动的空间越来越小,背后隐藏的其实是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。从一些地方公务员招考明确要求报考人员的“干部”身份,到一些单位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唯学历、唯身份,再到一些厂矿企业职称、职务评定时看出身、论身份,现实中对人才任用的种种做法,往往为人才的自由流动设置了重重障碍,也更加强化了本不应有的“身份人才观”。

    人才对应的是能力,而不应附加“户籍”“编制”“学历”等标签。职业无高低贵贱,每个人都应有充分选择和公平竞争的机会。以“身份”论人才,由“身份”挑岗位,不但会大大降低社会活力,阻止各种人才脱颖而出,还将严重影响社会公平。

    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,打破体制壁垒,扫除身份障碍,让人人都有成长成才、脱颖而出的通道,让各类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。这指的就是要拓宽选人视野和渠道,别让“身份”成了人才流动的绊脚石。